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,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,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较为流行。
这种疾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,这些蚊子在白天活动频繁,特别是在清晨和傍晚时分。当携带登革病毒的伊蚊叮咬人类后,病毒就会进入人体内繁殖,并可能引发一系列症状。感染登革热的患者通常会在3至14天的潜伏期之后突然发病,初期表现为高烧、头痛、眼眶痛、肌肉关节疼痛等全身不适症状。随着病情发展,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皮疹、恶心呕吐、腹痛腹泻等症状。
值得注意的是,登革热并非单一类型,它可以分为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(如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)。对于大多数感染者来说,他们经历的是普通登革热,这类病例虽然令人痛苦但通常不会致命。然而,如果一个人再次感染不同血清型的登革病毒,则有可能发展成为更严重的登革出血热或者登革休克综合征,这时就可能出现严重出血倾向、血小板减少以及器官功能损害等情况,甚至威胁生命安全。因此,掌握如何预防登革热的知识至关重要,包括清除积水以减少蚊虫滋生地、使用驱蚊产品保护自己免受蚊虫叮咬等措施都是有效的预防手段。
声明: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参考。如有不适,建议立即就医。
91